2011年第2期(总第6期)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编
2011-7-1
第26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
2011年5月31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第26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通知。一批优秀国产儿童影片经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评选审定即将走进校园。
第26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
《虎王归来》《绽放》《特别的爱》
《爱无疆》《我的警察爸爸》《孩子那些事儿》
《我爱北京天安门》《浩昊文字国历险记-大闹无字城》(动画片)
《犹太女孩在上海》(动画片)《小小代校长》《鲜花》
《海洋天堂》《五星红旗》(纪录片)《城市之光》(纪录片)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成功举办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于2011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江苏省江阴市成功举办。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康健民、无锡市代市长朱克江等领导同志出席了电影节活动。
本届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主办,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选择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举办,旨在突出“儿童”和“国际”两大主题。美丽的江滨城市——江阴作为东道主城市,为本届电影节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地党政机关全力组织实施,有关基层单位积极配合,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无私奉献。在五天的时间里,电影节举行了盛大的开、闭幕式晚会;在当地的影院、社区和学校展映了66部优秀中外儿童影片;由11名国际儿童电影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委会和230名少年儿童评委组成的小评委评审团,分别投票评选出本届电影节各个奖项。本届电影节还以“二十一世纪世界儿童电影的理念与发展研究”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论坛”,220余位中外专业影视人士参加了论坛。电影节首次举办的儿童电影交易会为儿童电影走向市场提供了新的资源整合平台,有95部中外儿童电影参加首届儿童电影交易会,40余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视台和国际电影节负责人前来看片采购。电影节还精心组织了“幸福江阴 魅力童星”评选活动、幸福江阴采风活动以及多项儿童文化活动,受到了与会中外来宾的热烈欢迎。
江平、余培侠、郦虹、张震钦、张援、章英思、苗苗、李欧、郑晓春等同志作为学会方面的分项目负责人参加了电影节组织工作。
开闭幕式
2011年5月31日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江阴市江阴大剧院隆重开幕。32部参赛中外儿童片代表登台与观众见面,接受少年儿童献花。电影节主席、中国儿童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致开幕词,中共江阴市市委书记朱民阳致欢迎词。随后,中国优秀儿童片《星海》作为开幕影片放映。
6月4日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江阴市敔山湾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闭幕式上,首先由著名导演翟俊杰揭晓了由230名少年儿童评委投票评选的结果,小评委代表郑重地宣读了对获奖影片和获奖演员的“评语”,陈锦俶、石晓华、朱小鸥三位老一辈儿童电影工作者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杯。谢飞、戴斯•鲍威尔、伊娃•莎娃沃尔德等国际评委、郑洞天、王兴东、肖桂云、明振江、黄军、祝新运、张震钦、郦虹等电影艺术家和江阴市市长王锡南分别担任开颁奖嘉宾,为由国际评委会评选出的获奖者和获奖影片代表送上鼓励和祝愿。江阴市人民政府为获奖者提供了总额为80万元的资助。电影节闭幕式气氛热烈,3000多名少年儿童度过了一个欢快的夜晚。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负责制作播出的闭幕式晚会异彩纷呈,林妙可、张一山、来佳俊等众多儿童演员纷纷亮相献艺,鞠萍、叶童、尚雯婕等影视明星和歌手纷纷献歌祝贺。晚会采用新颖的舞台多媒体新技术,激光、焰火和大屏幕放映相得益彰,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难忘的视觉盛宴,受到孩子们和广大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黄准、周建东、刘春、许柏林等电影工作者也出席了开闭幕式相关活动。
入选影片展映
本届国际儿童电影节的入选影片分为“评选”和“展映”两个单元。第十一届国际儿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从160余部报名参赛的中外儿童电影中选出26部外国影片和6部国产影片参加电影节的评选单元,接受国际评委会和小评委评审团的评选。另有15部外国影片和19部国产影片入围本届电影节的展映单元,供与会人员和小朋友们欣赏交流。这些入选影片来自芬兰、荷兰、德国、美国、瑞典、比利时、泰国、中国台湾、俄罗斯、印度、阿根廷、法国、加拿大、匈牙利、巴西、瑞士、斯里兰卡、英国、南非、缅甸、波兰和中国等2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5月31日6至4日,全部66部影片在江阴市的红星影城和多所学校集中展映,本届电影节总放映场次达107场,总观影人次超过23000人,创下了历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放映影片数量和放映场次的新纪录。入选的66部中外影片中,有38部影片的主创人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或演员)到场,他们在自己的影片放映后与小观众们见面,并就电影内容和制作进行交流。国内著名儿童电影导演、评论家石晓华、朱晓鸥、林阿绵、郦虹等分别主持了见面会。小观众们提问积极踊跃,现场交流气氛活泼温馨,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中国影片《功夫小子》的主演张壮等主创人员到现场与小朋友们交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评委会
电影节首次组建了由11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电影专家参加的国际评委会。国际评委会是增进国际交流,扩大电影节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担任国际评委会主席,评委会成员还包括:来自伊朗的制片人和发行人默罕默德•阿特拜,韩国牧园大学教授、富川国际学生动画节主席金玹昊,加拿大Cinegroupe公司总裁雅克•佩蒂格鲁,澳大利亚亚太电影节主席戴斯•鲍威尔,欧洲儿童电影协会执委伊娃•舒瓦兹沃尔德,印度作家阿鲁纳•瓦苏德芙,芬兰欧陆青少年国际电影节主席爱斯特•沃佳拉,加拿大德尔菲电影公司总裁周小娟,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以及中国演员苗苗。11位国际评委提前3天抵达江阴,认真观看了每一部参赛影片并作出公正而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最终评选出本届电影节各项大奖。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是孩子们的节日,由少年儿童担任评委对影片进行评选,是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始终保持的一大特色。本届电影节小评委评审团由来自江阴市的中小学生组成,按年龄分成三组,共230名。小评委们经过观影和投票,评选出“我最喜爱的儿童片”、“我最喜爱的动画片”和“我最喜欢的小演员”等3个奖项。观影过程中,小评委们态度认真,投票积极踊跃,有很多小朋友还写下了自己的评价和意见。孩子们对本届儿童电影节放映的影片感到非常满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参与这次电影节的激动心情,小评委一致认为自己通过看电影、评电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陶冶。主办方在电影节期间举行了颁奖仪式,对优秀小评委给予表彰,对所有参与评审活动的少年儿童给予了鼓励。
国际儿童电影论坛
6月2日至3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国际儿童电影论坛在江阴市泓昇苑酒店举行,汇聚了来自中、法、意、美、俄、德、印度、加拿大、芬兰、比利时、日本等国的220多名电影人。本次论坛由中共江阴市委、市政府、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共同承办。
论坛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儿童电影的理念与发展研究、儿童电影教育与传播研究、光荣与梦想-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开拓精神研讨会,分别由郑洞天、饶曙光、陆弘石、张震钦担任主持。论坛话题深入、见解独到、交流充分、视野开阔。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为,儿童电影是否应该承载教谕功能。论坛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日本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主席田平美津夫,因为他自备太阳能发电机深入地震灾区为儿童放电影。论坛最认真的发言人为欧洲儿童电影学会前主席伊娃•施瓦茨瓦尔德,她准备了长达46页的PPT,并连夜翻译为中文,以节省发言时间。论坛最有人气的是美国编导约瑟夫•凯尔,他非常坦诚地谈及如何制作低成本作品。论坛最令人瞩目的“小童星”是6岁男童李乾浩,他手持铃铛穿堂而过提醒诸位发言者“时间到”,为论坛平添许多趣味。
在儿童电影创作单元,8名中外导演与5名编剧共同探讨儿童电影创作的诸多问题。国内外电影人一致肯定想象力的重要作用,都提及儿童电影与现实生活关系等问题。美国导演兼编剧约瑟夫•凯尔以《十一岁的夏天》为例,做了题为《谈低成本美国家庭剧的制作经验——把电影做小也有惊喜》的发言。俄罗斯电影《第十二个夏天》导演巴维尔•法塔胡金诺夫的发言围绕着“纯净电影”的概念衍生,坦言这是受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画的影响。法国导演亨利•海德西克在《克里蒂、童话的小屋》中着重讲述阅读、梦想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对儿童电影事业发展的讨论是论坛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版块,尤其6月3日上午,32名儿童电影节小评委莅临会场,毫无拘谨地问答、发言,为严肃的论坛带来新鲜的空气。中外嘉宾的谈话范围广阔、深入,他们就儿童电影组织机构、传播方式、产业回报、国家政策等进行积极探索。伊娃•施瓦茨瓦尔德女士做了题为《欧洲儿童电影:当品质遭遇利润和教育》的发言。埃斯特•沃亚拉女士介绍了欧陆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的发展情况。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主席南俊德•高达在他的发言《儿童电影——从区域到全球》中谈及主办六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的情况。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执行主席田平美津夫介绍了该电影节的发展情况。国内外嘉宾一致认为,儿童电影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带有公益性质、由政府扶持的校园传播、广场传播等,国家政策的扶持,对儿童电影的繁荣将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同时,产业链是儿童电影获利的有效途径。伊娃•施瓦茨瓦尔德以挪威影片《小木枝打结》(Twigson Ties the Knot)为例,介绍其吸引儿童的系列产业开发模式。德国儿童电影专家舍费尔谈及欧洲儿童电影资助来源:产业回报、地区性资助与欧洲资助。中国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冉红、珠影集团广东省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赵军、荷兰大使馆文化处高级官员夏芳等专家纷纷在这一领域畅所欲言。
此外,中外电影人还严肃地分析儿童电影的若干理论问题,比如:儿童电影主题与题材、儿童电影角色及动画形象、儿童电影概念及特点、儿童电影史学、儿童电影存在的问题等等。在论坛上发言的儿童电影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还有:陈墨、吕同舟、王兴东、王岩、杨慧、黎煜、董瑞峰、祁海、陈俊斌、刘修良、郭建华、徐九斤、金忠强等。
6月3日,论坛第二天,正值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创始人于蓝同志90寿辰。当天下午,论坛的主题紧紧围绕新时期儿童电影的辉煌展开,老一辈电影人纷纷上台,深情回顾于蓝同志新时期以来为儿童电影事业做出的无私奉献,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江阴市的小朋友们为于蓝同志送上生日蛋糕,全体与会人员共唱生日祝福歌曲,祝愿于蓝同志身体健康,祝愿儿童电影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陈锦俶、文馨萍、朱小鸥、徐家察、王兴东、奚珊珊、陈澈、卢刚、张郁强、石晓华、郑洞天、翟俊杰、林阿绵、李道新等著名电影工作者均做了精彩的发言。侯克明、康健民、饶曙光、徐冬青分别代表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江阴市委、市政府对于蓝老师90寿辰表示祝贺。
儿童电影交易会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一大创举,首届儿童电影交易会于6月2日至6月3日在江阴市体育馆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为交易会宣布开幕并参观各个展台,与参会展商逐个进行交流。电影节组委会免费邀请了来自52家制片公司的150名展商在这里展示了他们制作或出品的95部影片,来自41家发行放映公司的购片人员与展商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交易会第一天,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就购买了由北京浩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浩昊文字国历险记》1000场数字放映权。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谷国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平、中国发行放映协会常务副会长耿西林等多位领导同志莅临交易会现场指导。儿童电影交易会是让儿童电影逐步脱离政策庇护、全面融入市场的重大举措。尽管本届交易会前并无经验可供借鉴,部分工作环节组织安排还不够理想,但却在儿童电影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大局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北京中评国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杭州国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积极承担了交易会大量组织工作。
此外, 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北京海晏和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赞助支持了电影节活动。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奖名单
★国际评委会评选结果:
最佳儿童片:《波义塔最后的夏天》(阿根廷)
最佳导演:克里斯蒂安•迪特尔(《鳄鱼》德国)
最佳编剧:约瑟夫•科尔(《十一岁的夏天》美国)
最佳儿童女演员:郑靓歆(《酷马》中国台湾)
最佳儿童男演员:伊万•图辛(《第十二个夏天》俄罗斯)
最佳成人演员:颜丙燕(《守护童年》中国)
最佳动画长片:《小驯鹿寻父记》(芬兰)
最佳动画短片:《贝瑞和多莉》(匈牙利)
最佳儿童纪录片:《芭蕾女孩》(加拿大)
最佳中国儿童片江阴市特别奖:《孩子那些事儿》(中国)
★小评委评审团评选结果:
“我最喜爱的儿童片”:《鳄鱼》(德国)
“我最喜爱的动画片”:《小驯鹿寻父记》(芬兰)
“我最喜爱的小演员”:张壮(《功夫小子》中国)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入选影片目录
★评选单元:
影片名称(国家/地区)
《ABCD》 (印度) 《克里蒂、童话的小屋》 (法国)
《坚强一千倍》 (瑞典) 《熊猫总动员》 (中国)
《圣诞故事》 (芬兰) 《小驯鹿寻父记》 (芬兰)
《守护童年》 (中国) 《虎王归来》 (中国)
《酷马》 (中国台湾) 《阳光宝贝》 (法国)
《初恋这件小事》 (泰国) 《芭蕾女孩》 (加拿大)
《小女巫弗西亚》 (荷兰) 《贝瑞和多莉》 (匈牙利)
《小鸟孩》 (荷兰) 《我们之间》 (巴西)
《功夫小子》 (中国) 《为了仅有的一团雪》 (瑞士)
《私语》 (比利时) 《戈弗雷的开关》 (巴西)
《孩子那些事儿》 (中国) 《我希望我是一个怪兽》 (巴西)
《十一岁的夏天》 (美国) 《逝去的家园》 (俄罗斯)
《鳄鱼》 (德国) 《精疲力竭的怪物路易斯》 (匈牙利)
《波易塔的最后一个夏天》 (阿根廷) 《工具总动员》 (匈牙利)
《星海》 (中国) 《玩伴》 (俄罗斯)
《第十二个夏天》 (俄罗斯) 《珍爱地球》 (巴西)
★展映单元:
影片名称(国家/地区)
《小小擦鞋匠》 (中国) 《西柏坡》 (中国)
《派饭》 (中国) 《铜牌小车手》 (中国)
《世界末日之前》 (巴西) 《魔术师》 (荷兰)
《宾度》 (斯里兰卡) 《额尔古纳大篷车》 (中国)
《炫舞天鹅》 (中国) 《自由的鸟》 (阿根廷)
《亲亲我》 (中国) 《骑警拍档之卢克、露西》 (比利时)
《罗拉来了》 (德国) 《黑猫警长》 (中国)
《我爱北京天安门》 (中国)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 (中国)
《卡皮》 (泰国) 《浩昊文字国历险记—大闹无字城》 (中国)
《我的少女时代》 (中国) 《大明宫》 (中国)
《纸雪花》 (中国) 《看着我》 (芬兰)
《足球小子飞毛腿》 (中国) 《街头男孩》 (英国、南非)
《心灵的阳光》 (中国) 《丹珍桑姆》 (中国)
《西藏班》 (中国) 《硬 汉》 (缅甸)
《寻龙夺宝》 (中国) 《小心门开着》 (俄罗斯)
《N镇的金鱼》 (俄罗斯) 《猫和老鼠》 (波兰)
《印第安人》 (荷兰) 《大猩猩》 (芬兰)
报:关工委领导 广电总局领导 教育部领导 电影局 传媒管理司 基础教育一司
送:影协 中影集团 华夏公司 各兄弟学会 本会老领导
发:各儿童电影单位 本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