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自入场看电影,家长也有监护责任。(CFP 图)
《霍比特人3》剧照
怕音量大、怕低温、不适应3D片
最近多部进口片上映,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上影院享受“合家欢”。不料,有孩子看到中途就哭闹要离场,理由是“声音太大耳朵痛”、“这里太冷太黑我害怕”、“看3D影片头晕”。为此,有母亲向广州日报记者喊话:能否给广州影城经理带个话?为了孩子,能否把音量调小点?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给孩子们多安排2D场次的电影?
文/广州日报记者 林虹汝
意见1:孩子说她耳朵痛
影城回应:
音量要看具体电影需要而定
身为一名4岁女童的母亲,戴女士告诉记者:“去广州塔上的高级影城看电影,中途孩子哭闹着要走,说是声音太大、影厅太黑,她好难受、好害怕。结果一家大小提早离场,好扫兴。”她说,从去年的《霍比特人2》到最近贺岁档的一些进口动画片,她带孩子上影城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为此,戴女士托记者“向影城提意见”。
为此,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影城,北京路青宫影城杨经理介绍说,目前行业内对影厅放映的音量并无严格标准,“都是看具体的片子而定的。动作片、爱情片以及需要音效突出的影片,音量会调大一些。像《霍比特人2》这种说不准还真的会调得稍微大一些。”几家影城经理都表示,以后会对这种情况多加注意,遇上儿童片、合家欢电影要适当调低音量,“家长给孩子挑选片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动作片、魔幻片一般分贝会比较高一点。”
市一医院耳鼻喉科谢医生介绍说,每个人对声音的耐受能力都不一样,“而且有些人会对某一个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那么就算你把音量调到很低,他依然会难受。”他介绍说,对于一般人来说40~50分贝是适度范围,超过80分贝就会觉得很吵很难受了。现在不少影院通常都达到了“大嗓门的境地”,对声音敏感的人身在影厅中时间久了,难免难受。
意见2:孩子说她很冷
影城回应:
室温标准为25摄氏度
周末,记者走访影城遇上家长反映:“影厅空调到底有多冷?我孩子穿了羽绒服都喊冷,大人也受不了。”他告诉记者,早上10点就带孩子直奔影片《安妮:纽约奇缘》而来,但在影厅中却“越坐越冷”。
对此,广州珠江新城影城经理罗小姐回应说:“影厅内空调通常调到24摄氏度~26摄氏度之间,标准一般是25摄氏度。如果观众觉得冷,我们影城可以提供租借御寒的披肩。”其他各家影城也都异口同声承认以此为标准,“这是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标准温度。但也可能有例外,比如一大早开场时,工作人员为了迅速把空置了一夜的影厅温度调到正常,可能会调低温度和开大抽风机也不奇怪。以后一定要多关注小观众的需要。”
有儿科医生对此表示,一般儿童的皮肤调温的功能不如成年人完善,而且孩子比较活泼好动、爱出汗。因此,孩子骤然进入到温度比较低的影厅里长时间逗留,就容易伤风感冒不舒服。医生建议家长在观影前一定要为孩子擦干身体换好衣服,而影城也可以照顾小观众的需要,空调稍微调高温度,加强空气的流通。
意见3:
动画片能否少上3D
影城回应:
我们把意见转达给片方
目前不少动画片都制作出了3D甚至Imax效果来吸引父母的眼球。但不少小观众却“无福消受”,总是观影到中途就喊着“头晕”“想吐”要退场。对此,家长张先生说:“明明是专门做给孩子看的动画片,真没必要都制作成3D效果,孩子看的是小动物可爱不可爱,歌曲好不好听,他分辨不了有没有3D的效果。”而陈先生则说:“3D动画片的场次,影城能否优先让小观众购买影厅里靠后的座位,可减缓头晕症状。”对此,影城经理们纷纷表示理解:“对于挑选观影座位,我们依然鼓励先到先得的公平原则。对于3D版本的问题,我们会向有关的片方反映,增加2D版本的场次。”
有眼科医生表示:“很明显,孩子的眼球发育要到15岁甚至18岁后才逐渐稳定下来,想想这个就明白,3D版本的电影一看就是80分钟以上,肯定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眼部健康。所以我们提倡家长为孩子挑选影片的时候要慎重,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意见4:大人小孩可分开看片?
影城回应:
操作容易,监管责任谁来负?
另外,有家长建议,能否在儿童电影场隔壁开放“家长场”,“孩子看适合孩子的动画片,我看我的好莱坞大片。”对此,影城经理几乎一致摇头说:“对于这类要求,我们很为难。”对此,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陈蕊伶律师表示,如果父母私自跑出影院,将孩子留在电影院内发生意外,而电影院并没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那责任应当由父母承担。但如果是因为地上有水导致孩子摔倒,或发生第三人伤害孩子这类情况,电影院则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如果电影院提供父母和未成年孩子分开观看电影的服务,属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因此一旦给孩子或者家长造成损害后果,就要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另外,父母未尽责监护未成年子女,也同样负有责任。
转自华龙网